刘彦铭很会说话,张建川听得也是怦然心动。
“《编辑部的故事》,也是燕京电视艺术中心出品的,还是那帮人?”
张建川流露出来的兴趣让电话另一头的刘彦铭也是心中一喜。
虽然自己说的没错,但是这《编辑部的故事》和《渴望》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基本上就是固定在那两间屋子里发生的故事,没什么外景,也没有特别的冲突和悬念,大体就是围绕着一个杂志的存活衍生出来的各种家长里短的故事。
这明显就是带着某种实验意义的电视剧,是情景喜剧的初探试验,也结合当代社会变迁带来的日常琐事进行演绎。
连刘彦铭自己听了赵保刚和王硕他们的介绍,都忍不住心里打鼓,这种剧有市场吗,能受欢迎吗?
就算是郑小龙、赵保刚这些核心创作人员也都说明了,反正会在这一个场地里折腾,拍摄制作成本没那么大,所以才敢来试一试,当然,如果能拉来几个赞助商支持,那就再好不过。
也正因为如此,刘彦铭才想起了张建川这边,如果两边都有兴趣,未尝不能合作一回。
“对,还是燕京电视艺术中心那帮人,和我都是朋友,挺熟,知道我在为你们公司制作这个广告,所以顺口提了一嘴,这剧背景就是现在,燕京城里一杂志编辑社,遇到困难,编辑们挣扎求活,结合当下时事现象,各种小故事,我觉得挺有意思,也知道您原来对这种合作有兴趣,所以才和您说一声。”
张建川想了一想,径直道:“刘总,我信任你,你觉得这部戏有没有搞头?”
刘彦铭迟疑了一下,最后还一咬牙:“这部戏制作成本应该不大,但是选题我觉得听切中当下的各种社会现象,没准儿还能有个意外惊喜,所以还是比较看好的。”
“那行,刘总,既然你觉得行,那我们益丰就愿意合作,怎么个合作法?”张建川沉吟着道:“既然投资成本不大,我估计燕京电视艺术中心应该不需要投资才对,那我们‘大师傅’方便面能不能时不时地出现在电视剧里边,比如给几个特写镜头,又或者某位演员拿着调侃或者夸赞几句,反正都是写咱们现在的故事,……”
张建川的提议如同一语惊醒梦中人,让电话另一端的刘彦铭一怔之后越想越觉得这个想法太好了。
反正就是当下背景,放上几盒方便面,镜头有意无意过几下,甚至设计个情节,让演员拿着方便面狼吞虎咽,也不是做不到,广告效果不就一下子出来了?
“张总,虽然制作成本不大,但是您也知道现在大家都是自负盈亏,投资都得要自己去拉,所以我那几位朋友也还是希望能拉到一些投资来减轻压力,当然可以通过您说这的这种广告来合作,也可以在电视剧后边通过鸣谢或者加一段广告来合作,……”
刘彦铭的话让张建川笑了起来:“刘总,你我也算朋友了,既然你也看好,你们海润完全可以投资这部剧嘛,和燕京电视艺术中心合作,共担风险,共享利益,……”
“张总,您恐怕还不了解影视制作的政策,现在基本上政策是不允许私营企业介入制作的,所以要想介入只能打擦边球,当然,你和国有企业签订合约参与投资,人家是拍摄制作主体,这还是允许的,……”
刘彦铭耐心解释道。
“哦,我还以为政策是允许的,这样,先说正事儿,这部剧既然刘总觉得不错,那我们就愿意合作,具体如何合作,投资也好,费用也好都可以谈,另外我很看好刘总的眼光和执行力,日后刘总真的有意进入影视行业,而国家政策也放开了,需要投资的话,可以和我说,我愿意投资支持刘总,......”
这一番话张建川并非心血来潮,而是张建川从《渴望》和《外来妹》看到的机会。
像方便面这种快消品是最依赖于广告宣传来进行传播打响影响的,而影视作品,尤其是这种热播电视剧无疑是现在最具费效比的。
一旦在电视台热播,尤其是大的平台上热播,其影响力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就遍及全国广大消费者,受众面太大了。
“哎哟,能得张总的信任,我倍感荣幸啊,行,说到这里,现在改革开放嘛,说不准哪天国家政策就放开了,就允许私营公司进入影视制作呢,到时候一定和张总合作,共襄盛举。”刘彦铭大喜过望,喜笑颜开。
“行,我也觉得这就是改革开放的一个大趋势,咱们有这一次合作,相信还会继续合作,刘总有什么觉得可以合作的,都可以和我说,......”
终于挂了电话,这才看到众人目光望过来,张建川这才把情况解释了一下。
“哇,建川,你的意思是方便面都可以在电视剧里那些角色嘴里手中出现?”晏修德也觉得很新鲜,“能行么?”
“没什么不能行,这本来就是现代都市情景剧,故事就是发生在这个时代咱们身边,有什么不能行,不过今年才开始拍,估计拍完播放得明年去了,不过《外来妹》这部剧我了解了一下,在广州那边也很受欢迎,比不上《渴望》,也差不了太多,如果能在播放前后先放广告,一样可以收到效果,......”
张建川一边思考一边道:“央视播放《渴望》来不及了,但是我估计其他各省电视台还会重播《渴望》,到时候也可以选取一些重点省市电视台做广告,就钉在《渴望》播放前后,我琢磨效果也不会差哪儿去。”
还是晏修义最清醒,沉声道:“建川,你要这么干的话,投入不小吧?”
“嗯,肯定不小,弄不好还得要再多花一两百万都有可能,但我觉得值得。”张建川点头,“这第一炮打响了,可以说日后的路就宽了,若是没打响,那以后要想在重新做起来,也许花几倍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都未必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众人都没有说话。
按照张建川所言,这广告上的投入就要奔着五百万往上走了,他们都是外行,不敢轻易发表意见,决定还得要张建川这个掌舵的决策者来拿。
“行了,咱们就不妄加评论了,别干扰了建川的决策,建川,这个决定你和你们公司的人定了就行,我们不了解具体情况,就不发言表态了。”晏修义一锤定音。
吃完饭各自归家,杨文俊和刘广华走到一起,还是杨文俊主动问起:“建川,既然下了决心,那就去干,钱不够,建材公司账上还有五六十万,你尽管拿去用,......”
“是啊,建川,真不够,到时候我回上海把我那点儿豫园也卖了,......”刘广华也拍胸脯表态。
张建川心中暖意融融,摇摇头:“不至于,本来益丰就可以贷一部分款,另外我也打算三四月份就把我手里那部分电真空和延中实业卖掉,起码也好有一百多万,差不多也足够了,真不够,再来找你们想办法。”
三人相顾而笑,倒是杨文俊说了一句实话:“建川,感觉你这人就是不甘寂寞,就喜欢折腾,而且还不愿意平平稳稳做事,总喜欢挑战极限一样,就像这个方便面一样,做就做吧,一下子就砸进去五六百万,前面几年挣得全部都要投进去,还得要贷一部分款,......”
“要说你这是暴虎冯河孤注一掷吧,青江建材这边这条路你却是始终不放弃,还有一个鼎丰养鸡场,也算是留下两条后路,看不懂你了,......”
张建川也在自我分析:“嗯,我也在琢磨,就觉得反正年轻,失败得起,留点儿后路是以后可以东山再起,其他的就没必要瞻前顾后了,干就是了,免得后悔,或者等到我五六十岁了,就未必有这份勇气了,......”
三条影子在月光下越拉越长,渐渐融入在黑暗中。
*****除夕夜的节目乏善可陈。
并没有多少值得让人兴奋的东西,当然谭咏麟的《水中花》和姜育恒的《再回首》还是很有味道。
童娅的电话打了十多分钟。
她没回湘南,而是她妈和她弟去了广州。
或许是昔日在县城里太过风光,现在对比悬殊,无论是童娅还是她妈和她弟,都对家乡有了一种说不出抵触感,翻了年她妈就提前退养了,有意无意也提出来想到广州来生活。
童娅没说什么,但是张建川能感觉到,应该是童娅的姨妈把童娅现在的情况和她妈说了。
有一个在外边做生意到处跑的男朋友,很有钱,在广州已经给童娅买了一套房子,翻了年之后就能拿钥匙收房了,而且面积还不小。
童娅现在读书日子过得也很滋润,吃穿不愁,两人感情很好云云。
张建川在电话里也就告诉童娅如果她妈真的想到广州来生活就等她来,没必要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房子既然写了她的名字,那就是她自己的了,可以大大方方自由自在地做主。
童娅在电话里流露出来的思念也让张建川恨不能立即飞到广州去。
让张建川自己都有些意外的是他发现自己似乎对唐棠和单琳的感怀正在迅速衰减,而且衰减的速度惊人的快。
算起来自己和唐棠分手也还不到一年,和单琳分手也才三个月,宛如昨日。
怎么现在自己反而无比思念童娅,甚至连庄红杏都能惦记着给她打个电话说几句。
反倒是昔日爱得死去活来的唐棠就像是被无数灰尘掩埋了一样,需要仔细擦拭拂去尘埃,才能看到那深深的印痕了。
而单琳的面孔和身体却只是若隐若现地偶尔浮起在自己梦中,一觉醒来,似乎就只剩下一些碎片了。
有时候他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有点儿天性凉薄,还是真的属于那种喜新厌旧,可想想自己对童娅的思念,又觉得不是,喜新是天性,但念旧才是长情,才是自己的本性。
白天时候张建川还接到了姚薇、覃燕珊、崔碧瑶的拜年电话,似乎一切都很正常。
但大年初二整个公司都要全部上班,进入复工阶段,这一点似乎有些不近人情,不过在面临着公司最重要的大考时候,没什么好说的,覃燕珊和崔碧瑶也都态度鲜明的表示会服从安排。
姚薇的情绪似乎不是太好,张建川在电话里也问了问,但姚薇似乎不想多说。
初一吃了中午饭,简玉梅和杨德功先到,紧接着吕云升、康跃民、高唐、江元博、郑永才,赵美英也到了。
应该说这是整个益丰公司自成立以来所有股东和管理层的第一次正式见面会。
说起来都还是张建川这个益丰公司大股东兼缔造者的失职。
当然这也和晏修德、刘广华这两个股东长期不在汉川,而其他管理层又都各自忙碌,长期出差在外的原因。
这一次总算是利用春节大年初一这个特殊时间节点来一次见面会了。
对晏修义、晏修德、杨文俊、刘广华、褚文东这些股东来说,熟悉一下管理层也很有必要,毕竟他们之前都只能通过张建川才知道这些人。
同样像简玉梅、杨德功他们这些管理层也需要认识一下除开张建川之外的这些股东们。
像晏家兄弟是仅次于张建川的第二大股东,杨文俊倒是和这些管理层都认识,毕竟经常到公司来,褚文东认识,像刘广华、褚文东则是和简玉梅股份一样的并列第四大股东。
随着日后张建川将会提议自己和几个非管理层的股东拿出部分股权来作为下一步公司管理层的奖励期权,也包括日后对部分各大区域表现优异中层的股权奖励,包括张建川在内非管理层的原始股东股份都会逐渐下降。
但这是要建立在益丰公司需要达到一定预期目标的前提下。
这一点张建川也在和简玉梅商量,要拿出一个公司从1991年到1993年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并预设产值、利润和总资产、净资产的目标值,并以此作为未来管理层和部分中层的股权奖励依据。
只不过鉴于目前公司尚未正式推出产品和销售,这个构想估计要等到下半年生产和销售正式铺开之后才会逐步完善和细化。
厂俱乐部的休息室其实就是表演舞台背后的一个大间,有时候用来作为逢年过节厂里有庆祝晚会时表演演员临时开会或者化妆所用。
这里内部有一个巨大的长条形桌子,上边铺设有米色的桌布,四周则是椅子。
张建川居中而坐,他的左手边是以简玉梅为首的管理层,右手边则是以晏氏兄弟为首的股东们,都开始纷纷落座。
杨文俊和褚文东算是里边的熟人了,主动和简玉梅、杨德功、吕云升和高唐等人打招呼,也为晏家兄弟、刘广华介绍给对方。
这个见面会于情于理都不得不开了。
虽然大家都信任自己,自己也的确是这个公司的缔造者和最大股东,但是毕竟股东们投了这么多钱,而管理层也希望搞清楚股东们的基本情况,避免日后万一有什么意外,也好及时沟通。
同时还有一个关键点,那就是张建川提出了管理层股权奖励的想法,这一点对管理层来说意义重大,也需要得到全体股东们的认可。
周玉梨推开俱乐部的休息室时,看着里边黑压压两列人,也是一愣。
她本来是去找张建川的,结果不在,便去了杨文俊家,也不在,正好碰见了来找杨文俊的尤栩,两闺蜜自然就结伴而行。
连刘广华和晏家兄弟都不在,最后还是在晏家兄弟楼下遇到熟人说好像是往俱乐部那边去了,她才又转了过来。
俱乐部里没人,但门卫大爷说,晏家兄弟早早就来了打了招呼,让帮着烧了几壶水,说有几个朋友要过来见个面。
周玉梨也很好奇,什么朋友不在家里见面,居然要来俱乐部的休息室里?
尤栩透过门缝看到了男朋友也坐在里边。
张建川没想到周玉梨居然找到这里来了,也不知道是谁透露了消息,看见尤栩也跟在周玉梨身后,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杨文俊。
杨文俊赶紧摇头,虽然他和尤栩已经正式确立了男女朋友关系,但是这种事情他怎么可能告诉尤栩。
来都来了,张建川肯定不可能就这么冷腔冷调地让周玉梨离开,只能干咳一声,“玉梨来了,正好,门卫那里烧了几壶水,你和尤栩帮我来倒一倒水。”
周玉梨已经看到了里边的情况,一边全是熟人,晏家兄弟,杨文俊,刘广华,褚文东,另一边则是一个都不认识,这种场面很奇怪。
面对张建川的吩咐,周玉梨也细声细气地应了一句,和尤栩关上门,出去提水壶去了。
其实张建川一招呼周玉梨时,所有管理层,包括简玉梅在内,目光都落到了周玉梨身上,心中都是一动,莫非这才是老板一直没露过面的正房大妇?
《沸腾时代》-作者:瑞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