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神小说 > 以神通之名 > 第236章师徒冲突
  蒙古与元朝是一个很容易混为一谈。

   学术界一般不会把二者归类在一起,因为长生天和元朝古神圈是分开的,联邦对朝代的更迭都是以古神为基准。

   同时,在学术上古神圈是分两个类别的。

   一个是自然存在的,不以国家为单位更迭诞生,而是以区域、文化为主。

   最具代表就是长生天,是游牧民族数千年来不断祭祀供奉出来的。

   长生天古神圈的强大,也在给某些极端人士一个理论基础。他们觉得如果神州不出现王朝更迭,就会出现一个比长生天更强大的古神。

   神州古神圈之所以没有长生天强,完全是因为历朝历代都在治理古神圈,都在想方设法镇压古神。

   只要神州不再有统一王朝,不再改朝换代,那自然就会出现一个足以抗衡所有古神圈的古神。

   这种想法带着非常极端的自我毁灭倾向,不被联邦官方接纳,宣扬者会被打成分裂联邦分子,抓到一个轻则判刑十几年,重则执行死刑。

   其次是在一个区域内,重复不断出现的王朝。

   神州是其中的代表,王朝轮回,古神出现又被磨灭。

   老道士进一步解答道:“元朝入主中原时间过短,古神力量相对来说并不算特别强,相对于金国古神。”

   “一般来说历经两百都会消失,现今还存在一部分力量,倒是让我有些意外。”

   这一点陆昭能够理解。

   古神诞生条件至今没有研究透彻,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国祚至少要接近百年左右。

   像晋末南北朝时期,刘宋、萧齐、萧梁、南陈这一百七十年里,就没有确切记录诞生了古神。

   还有一些短暂存在的割据政权,也都没有诞生古神。

   至于更加遥远的商周,史料上没有记载,历史学家们只能推测在修行没那么发达的年代,或许古神是作为图腾信仰被供奉的。

   再者,古神大规模改造环境是大灾变后才出现的。以往就算上一朝代的古神出现,也不会出现动辄影响方圆千里的生态圈。

   陆昭好奇问道:“师父,您知道大灾变是如何出现的吗?”

   “这是一个千古谜题。”

   老道士微微摇头,道:“不过为师成仙之后,得以眼观乾坤,确认了一件事情。”

   “你觉得天地本身存在炁吗?”

   在现代的语境里,这是一种更高级的能量,二阶超凡者才能够感知的事物。

   超凡者产生炁需要代谢,热量在体内消化代谢,一部分会转化成炁。

   如果是生命补剂作为能量来源,那么转化效率就会更高。

   打个比方,同样一百万大卡的热量进行炼精化气,生命补剂提供能够达到百分之九十转化率。寻常食物可能不足百分之十。

   这也是为什么在现代生产力下,物产如此丰富,超凡者依旧需要服用生命补剂开发生命力,而不是选择更廉价的食物。

   食物只能是作为基础代谢。

   陆昭摇头道:“弟子观测不到天地能存在炁。”

   “为师以前也感知不到,也不认为天地存在炁。”

   老道士定下结论说道:“天地是存在着炁,只是常人根本摸不着用不到。但是通过一些途径,可以让天地之炁显现。比如天罡地煞神通、古神、各种神药,乃至是你们现在所服用的生命补剂。”

   “为师再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是先秦时代的修士更强,还是现在?你觉得是以前的神通更强,还是现在?只说出你的直觉,根据你的直觉来回答。”

   陆昭不假思索的说道:“那自然是更古早的年代,毕竟有那么多圣贤。”

   老道士摇头给出答案:“实际上是越接近现代就越强,天地之炁是在不断变多的,修行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洪武年间,各大修行法脉加起来不过一万,其中有连年战乱的原因。但到了嘉靖年间,天下修行之人记录在案的已经达到了七万人。”

   陆昭立马就明白师父想表达什么。

   他猜测道:“您的意思是大灾变的出现,是因为天地之炁达到了某种临界值?”

   “没错。”

   老道士扶着胡须,罕见的谦逊道:“为师得来长生,或许也存在着几分运道。在合适的时间,找到了合适的道路。”

   天地之炁不断变多,导致大灾变的爆发。基于这一点,许多事情确实能够串起来。

   陆昭回归正题,问道:“师父,工厂里的巨兽力量具体有什么作用?”

   “命理有穷时,我并非什么都能算尽算全。”

   老道士话音一转道:“但就从你目前告诉为师的,应该不难推测出来,它或许可以生产生命补剂。”

   “又或者用一份的材料生产出两份的补剂,炼丹炼药总是会有损耗与残渣,但古神的力量能够分毫不损。”

   陆昭也是这么想的。

   在已知高级生命补剂原液受到严格管控的情况下,五粮企业依旧能够拿出多余的高级生命补剂,那只能往这方面联想。

   用更少的原材料制作出更多的生命补剂,这是一种巨大的进步。每年为了制作生命补剂消耗了大量的粮食,如果能够优化生产工艺,做到用一半的材料,制作出同样数量的生命补剂,那么联邦处境会更加宽裕。

   他道:“师父,假设真如您所料,那这个方法应该推广开来,遮遮掩掩必然有问题。”

   老道士点头道:“是药三分毒,许多药材需要经过炼制才能用,若是一点药渣都没有,便不止三分毒了。”

   “在大元之毒,早在洪武年间就出现过。”

   陆昭问道:“求师傅解答。”

   老道士道:“洪武六年,冀州宁县出现了一种白太岁,雪白如羊脂,食之如羔羊肉,包治百病。”

   “后来当朝廷知道的时候,已有数十万百姓每日食用太岁过日。朝廷禁止不绝,那些服用过太岁的人像着了魔一样,成日只想吃太岁。吃过太岁百日后,看谁都是太岁。”

   “在洪武七年,朝廷发兵,剿灭元太岁,集中销毁太岁。往后十年时间,宁县一地依旧有太岁长出来,太祖只能召集天下法脉,花费十年才解决。”

   这才是大部分古神圈的常态。

   像现代动辄蔓延千里之地,影响数千里的古神圈,在以前是见不到的。

   否则以古代王朝的生产力,不可能实现长久的统治。

   除非新朝完全不管上一个朝代的遗毒,任由其发展数十年,才有可能像现代这样。

   “以现在新朝国力,应对大元之毒应该不难。”

   闻言,陆昭心情并没有变得放松。

   联邦能够解决,但不可能无伤解决。

   如果任由其发展,可能会造成一场波及数百万人的灾难,以苍梧城的人口密度,可是千万起步。

   或许在师父眼里只是一个数字,王朝不受太大影响就好。

   但陆昭并非皇帝,也不是联邦领导者,他的家人就生活在苍梧。

   “多谢师父。”

   陆昭起身拱手弯腰,随后转身朝外边走去。

   他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

   “徒儿,我说过你有九次死劫,你还记得吗?”

   老道士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陆昭停下脚步,回过身来,问道:“这会是我第二个死劫?”

   老道士点头道:“并非每一次死劫都是逃不过的,相反你现在已经积攒下了足够的气运与福缘。林家能很好的保护你,只要你按部就班,没有人会故意难为你。”

   陆昭回答道:“身为联邦官吏,保护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是本职。”

   “但你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支队长,一来你无法解释此方混元,你是如何知晓古神力量的。二来补剂一事牵扯太广,只会给你招来祸端。”

   老道士劝诫道:“你如今首要是提升实力,炼制五行丹,寻求圆满。将来成为武侯,手握天罡神通,再去解决也不迟。”

   陆昭反问:“所以我应该相信这个事情会有其他人解决,在我没有成长起来之前,应该什么都不管?”

   老道士点头:“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

   陆昭再问:“我应该对国家的危难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相信总会有人去解决的?”

   老道士依旧点头:“在其职谋其政,权力有多大,所思所虑才有多大,否则自会是庸人自扰。”

   为师者,传道受业解惑。

   他的为人处世自然也想传授给弟子,只要陆昭根据自己的安排,按部就班行动,就不会出任何问题。

   徒弟之所以苦恼,完全是因为这个事情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

   如果他是武侯,那么处理起来会很轻松。

   不需要解释混元的存在,只需要提出合理怀疑,联邦就会采纳意见。

   但以他如今的实力与职位,提出再多的质疑也不会被采纳,反而会被既得利益集团打击报复。

   陆昭反问道:“如果权力有多大,就有多爱国,那么联邦应该都是清正廉洁的官员,那么大明朝野不会亡吧?”

   一个人独善其身一辈子,还能回到最初的道路吗?

   他怕这一步走偏了,以后就再也回不到最初。

   在其位谋其职,自己的职位是特反支队队长,最大的职责就是保卫人民人身财产安全。

   师父所说,只是权力有多少大,就用多大力气来维持自身利益。

   “您有在其位,谋其政吗?”

   老道士眼眸微眯,脸色没有丝毫变化,周遭却没由来冷了下来。

   很快,他露出一抹轻笑道:“徒儿既然想查就去吧,反正为师会为你托底。到时候你被欺负了,为师可以帮你打回去。”

   他们师徒这大半年以来,没少针锋相对的。

   这个逆徒也不是第一次这样了。

   老道士会感到不爽,但不至于急眼。相反,陆昭越是叛逆,他就越想看到陆昭活成自己。

   陆昭道:“请师父放心,弟子一定不会浪费师父的两次保命机会。”

   说完,他转身迈开步伐,不再停留。

   金融补剂,生命补剂委员会,陈云明,刘瀚文,两道国策,元朝古神力量等等,都不能让他停下脚步。

   这一次,陆昭已经不是困住边防的无名小卒,不再是一个只知杀敌的莽夫。

   他是联邦一等功获得者,是卫国战争军人代表,受到联邦认可的英雄。

   他必将上下求索,行其权,尽其责。 《以神通之名》-作者:猪心虾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