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神小说 > 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 > 第612章 指挥权移位
  “【群体癔症】?”

  这个词像一块巨石投入水中,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在场的专家老师们先是身体一震,讶异于南祝仁如此高超的工作效率。

  随后,开始细细咀嚼白庆华吐出的这个名词。

  等他们思考完毕后,身体又是一震。

  因为,这是【群体癔症】。

  心理咨询、心理干预在心理学领域中处于鄙视链的低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个案干预发不出文章。

  你说你治好了一个抑郁症,阻止了一个人自杀,这很不容易,专家们会为你鼓掌,同时感叹自己碰到这种棘手的情况也可能会翻车。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精确到个人的案例,推广度是很有限的;同时,个人身上的情况,也不具备什么理论方面的延伸意义和价值。

  就算有人闲到把个案干预过程整理成文章,也就发一发不入流的学报,根本碰不到核心的边。

  高校里面也有这样的主张——针对个案干预写出来的文章,最多就是本科生的层次,硕士研究生写出来是毕不了业的。

  但,【群体癔症】不一样。

  这东西,能发文章。

  核心区的文章。

  而且——不止一篇。

  光是针对当下【群体癔症】的干预过程,就能发一篇;

  对这个【群体癔症】背后生理机制的研究,也能发一篇;

  针对这个【群体癔症】背后的本土文化成因,还能发一篇;

  甚至对这个【群体癔症】的测量编一个问卷,说不定都能发一篇。

  更不用说这个【群体癔症】现象还和当下的灾区心理干预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哦,对了,我徒弟发现了不是一起【群体癔症】的疑似案例——”白庆华补充道,“——是两起,而且分属不同群体、不同类型。就是其中一起的规模稍微小了一点。”

  ?……!!!

  在场专家们的身体再震,白庆华的最后一小句话已经被他们选择性地忽略了。

  他们来这里,是想要构建一个具备推广的灾区心理援助模式没错,但……这只是“一个”项目而已,能够产出的文章数量也有限。

  本来就不够分。

  而且可以预料到的是,这个项目的主导肯定也是姬教授的课题组,他们最多就是在编纂成指导手册的时候加上自己的名字而已。

  但是……眼下蛋糕被做大了啊!

  白庆华的课题组会独吞这个……不,这两个【群体癔症】案例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毕竟白庆华他们都已经拿出来放到桌面上去谈了,都已经提议把这当成“我们”接下来的首要任务了!

  一瞬间,原本有些潮湿、阴暗的房间,隐隐亮堂了起来。

  在场专家老师们的眼睛里面都点起了光。

  那些原本在刚刚的辩论中倾向于姬教授的专家老师,此刻纷纷面色闪烁了起来。

  各种各样的情绪开始在小小的会议室里面交织。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南祝仁的判断是否正确,灾区现场是不是真的出现了【群体癔症】的问题?

  姬教授虽然刚刚被翁娉婷激得面色发红,但思路还是清晰的。

  他马上就意识到了自己现在面对了什么样的问题。

  一把年纪的心理学教授,也是在各种讲座和报告会议中锻炼出不俗的现场辩论的口才的。姬教授直接道:“群体癔症?也太武断了吧?”

  姬教授挥舞起右手:“白老师,你那个叫南祝仁的徒弟才多大,有25岁吗?有多少小时的咨询时长积累,又有多少临床咨询的经验?像是【群体癔症】这种大规模的定性,需要非常严谨的调查和证据,怎么能凭几个个案就下结论,还要我们接下来直接调整工作的方向了?”

  “不会是在心理干预的时候碰到了棘手的来访,把事情做了灾难化的叙事理解吧?年轻人……”

  白庆华在姬教授说到一半的时候就不由自主地眯起眼睛,随后若有所感地坐下。

  他身边,翁娉婷“噌”地一下就弹了起来。

  “武断?”翁娉婷的声音一开口就拔得很高,直接打断了姬教授,“你以为【群体癔症】是什么?是等到一半的人同时抽搐、瘫痪才算数吗?你自己背得出来它的定义吗?你自己又有多少咨询时长?我师弟的咨询经验说不定都比你多!”

  说着,翁娉婷一指坐在自己身边的重晖。

  大个子眨了眨眼睛,似乎没预料到居然还有自己的事情。

  当然,翁娉婷也不需要重晖给出什么反应就是了。

  翁娉婷很快把手收回来:“现在还是只是有早期的风险而已,还能够控制。等它彻底爆发,你那个架构还搭得起来吗?”

  对手的更替让姬教授的脸立刻涨红,翁娉婷不留情面却又字字珠玑的攻击更是让他有些上头。

  姬教授张了张嘴正要说什么,翁娉婷紧凑的进攻节奏却又把他的话堵了回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精神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东西,不是你蒙上自己的眼睛、堵住自己的耳朵就能够假装看不见、听不到的!”

  “这是危机干预,不是写学术论文,等你的‘严谨证据链’齐全了,危机已经失控了!”

  ……

  眼看着姬教授越来越红温,眼看着就要自己烧起来了。

  突然“咔嚓”一声,会议室的门被打开,一阵冷风灌入,略微冷却了一下姬教授的脸色。

  首先进来的是营地的周姓负责人,随后是另外几个在营地分属救援、物资调度等事务的二把手。

  “各位老师,让你们久等了。”负责人开门,像是没有看到场内的气氛一样,“营地里面事情比较多。”

  姬教授很快收拢了表情,赶在翁娉婷和其他人开口之前抢先道:“不,应该是我们麻烦各位了才对。”

  这群“外人”的闯入打破了刚刚会议室里面即将成型的某种气氛,姬教授似乎觉得这是一个机会。

  跟在负责人之后进场的其他人看到室内的座次排列,以及姬教授率先和营地负责人寒暄的样子,自然而然地认为姬教授是整个心理专家组的话事人,也纷纷朝着姬教授点头。

  翁娉婷的眼睛不由地一眯。

  姬教授一边给进来的各位让座,一边紧跟着又道:“但是麻烦各位也是必须的,因为我们工作开展的对象就是各位的下属,因此必须嵌入到各位的日常指挥中去,我们互相促进,才能发挥更好地效果,都是为了下面的同志在之后能更好地工作嘛……”

  姬教授也不是完完全全的学院派,他痴迷于组织的架构,平日里和社会企业、政府机关的合作也不少。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对于场面话的擅长程度还要超过学术场里的辩论。

  负责人和他身后跟过来的人都笑着点了点头,道:“对,都是为了下面的同志……不过说起来,你们这边的老师也很能干啊!”

  “尤其是南老师,半个下午就帮我们解决了不少问题,还发现了一些不小的隐患。”

  说着,负责人的脸色就严肃了起来。

  而姬教授眨了眨眼睛,终于有了思维卡壳、不知道怎么接话的感觉了。

  翁娉婷眉头一挑,眯起来的眼睛不由自主地舒展开来一些。

  就听见负责人继续道:“那位小南老师刚刚给我做了一个简单的汇报,说是营地里面有一个……【群体癔症】的风险。”

  负责人吐出这个名词的时候显得还有些生疏,但表情里面没有多少迷茫。

  看样子虽然时间不长,但是他已经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到了这个名词背后的风险,以及其中隐藏的急迫性。

  “小南老师说已经把这个问题汇报给白老师和翁老师了,对吧?估计老师们刚刚开会也是讨论这个问题吧?”

  白庆华和翁娉婷朝着负责人微微点头,表示确有此事。

  姬教授的脖子有些僵硬,动不了,没法点头应和。

  “这不是个小事。”负责人继续道,“所以我第一时间找了医院那边的负责人提供资料来验证,她可能到得稍微晚一些,不过应该也快了……”

  负责人话音未落,门外又传来了脚步声。

  一个四十岁左右、满脸疲惫的医生开门进来。

  看见对方的模样,重晖不由闪了闪眼睛,他发现自己居然和对方有几面之缘。

  没记错的话,这似乎是李玲玲科室的主任医生,好像姓……胡?

  就看到胡医生抱着一叠档案,和会议室内的众人简单打了一个招呼坐下,在得到负责人的示意之后,沉声道:“在刚刚接到报告之后,我立刻调阅了报告里面提及的那七名救援人员的所有医疗档案,并紧急复核了他们近期的医疗记录。”

  胡医生顿了顿,拿起手边的一份文件夹。

  她一边递给负责人,一边同时向着负责人和在场的人解释道:“从纯粹的生理指标和现有医学检查结果来看,这七人均未发现能够完全解释其当前症状严重程度的器质性病变。”

  “其中四人有陈旧性腰肌劳损,两人有轻微高血压,但这些基础性疾病,不足以导致他们表现出如此强烈的头晕、恶心、心悸和短暂性肢体麻木等症状。”

  “更不用说他们的这些症状在几乎同一时间段集中出现。”

  在心理治疗中,胡医生现在做的就是最重要的一步——排除器质性病变。

  “在各位专家来之前,我们就已经怀疑他们的问题不是临床意义上的问题,打算邀请各位专家的介入了。”胡医生如此说道。

  胡医生的这段陈述中有很多关键词。

  伴随着她的叙述,原本不确定的东西也逐渐落下地来。

  姬教授更是已经开始做深呼吸调整自己的状态和思路了。这是知道事不可为,打算换一个战场了。

  负责人点头道:“那至少可以确认,我们营地现在确实存在不止一个需要各位老师立刻介入的问题了。”

  胡医生的叙述只能提供对救援队【群体癔症】的先期证据,对于王丽莉的“龙王爷”那部分则没什么验证作用。

  负责人道:“因此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南老师说的这种情况有没有可能是别的心理问题、或者说精神问题,这还需要各位老师再花些时间去验证……”

  负责人现在对于专家团队的整体实力还是有些误解,依旧以为样貌年轻的南祝仁只是这个团队的下限,最多也就是中坚层次。

  “南老师?”胡医生却突然出声道。

  她看了一眼在场的白庆华课题组几人,发现缺少一人后,又看向负责人:“提出这个【群体癔症】猜想的人是南祝仁?”

  负责人看到胡医生的反应挑了挑眉:“对,你认识?”

  胡医生点头:“如果是他的话,那判断就很可信了。”

  这话让负责人不由地眨了眨眼睛。

  翁娉婷见状,知道终于差不多到自己等人开口了。

  她抬肘隐秘地给了白庆华一下,作为老师的白庆华很快反应过来。

  “祝仁的心理干预技巧确实是我们这里数一数二的,虽然年轻,但是比很多三四十岁的老咨询师还要老练了,也谢谢胡医生这么看重我们祝仁。”

  白庆华先夸了一句自己的徒弟,随后又谦逊道,“不过年轻人也是第一次来灾区,可能还是会有些细节上的疏漏,我们开完会后还是要再去验证一下他发现的问题的。”

  对于夸奖南祝仁的话,之前翁娉婷就已经说过一次,但负责人当时只当是场面听。

  眼下在这个场合再听到,又有胡医生这个自己人的助攻,那味道就不一样了。

  目光闪烁几下,负责人顿了顿,随后做出感叹的表情,拿起刚刚姬教授递给自己的策划案。

  “那之后还是要白老师多费心,你们明明做好了计划,策划案都弄得这么详细了,结果因为我们营地的状况又要临时调整……”

  “哪里哪里,计划赶不上变化,这是正常的,实践层面的东西本来就是要以现场为主的。”白庆华反应也很快。

  一旁正在深呼吸调整自己的姬教授张了张嘴。

  什么意思?

  那个策划案……明明是他们课题组做出来的啊。 《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作者:熊猫的大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