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祝仁没有第一时间回答重晖的问题。
他的目光在重晖的脸、电脑、以及把冲锋衣都撑得鼓鼓囊囊的胳膊上流转了一下,用一种笃定的语气说道:“这句话应该我问才对吧,师兄你熬夜了?”
显然南祝仁说中了。
重晖没有露出什么苦逼牛马的表情,反而是神采奕奕:“你昨天难得开辟出了新项目,大家都很兴奋啊。原本的计划因此要大修,我想着干脆直接熬个通宵把计划书做出来,这样也能堵住其他课题组的嘴,让他们不生出别的想法!”
看到南祝仁狐疑又关切的眼神,重晖又把胸膛拍得砰砰作响:“没关系,在学校的时候我也熬夜熬习惯了,反正我身体底子好,趁着现在先把强度拉满。等之后工作开展之后,可能就没有这么饱满的精力了。”
等之后工作开展之后,可能就没有这么饱满的精力了。
南祝仁咀嚼着这句话。
然后他冷不丁道:“但是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熬夜会掉肌肉吧。”
重晖原本振奋到紧绷的身体一下子垮了下来,强撑着从牙缝里面往外挤出声音:“没……没关系的,平时……打下来的底子,就是现在用的……唔……”
“要不师兄你先睡一会吧。”南祝仁轻笑一声,同时看向重晖电脑上的文件,“一会要把这个给老师他们吗?我给你带过去,等到需要干活了我再来叫你。”
重晖迟疑了一下:“我的生物钟很规律,现在可能睡不着,要等到中午午睡的点才能……”
话音未落,他看到南祝仁已经抬起了左手,中指抵住拇指。
“……算了,也行吧。”
啪!
……
“大晖睡了?”
“嗯,熬了一个大夜,刚睡着。”
翁娉婷拿着手里刚打印出来还有余温的《群体性癔症阻断与灾区心理援助初步架构方案》,抬头看了一眼南祝仁,低头看了一眼策划案,又抬头看了一眼南祝仁。
“你要不要也回去休息会,昨天高强度工作了这么久,你看起来……”
大师姐似乎想要表达一下关切,但是看着南祝仁那张神采奕奕的脸,后半句带着某些负面形容词的话却怎么都说不出口。
白庆华拍了拍手,示意翁娉婷不用管,继续讲正事。
“……行吧,我说说接下来的工作安排。”
虽然现在多了一批【群体癔症】的案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工作当下工作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最多是重心有了偏移。
组织架构依旧是第一要务。
换句话说——又要分出去一部分人去处理【群体癔症】的事情了。
但不管是此刻屋内的众人还是其他的课题组都没有丝毫工作增加的压力,反而都是个个兴奋不已。
翁娉婷很快浏览完了重晖整理出来的补充方案,没什么问题,毕竟里面本来基本就是昨天开会已经商定好的内容。
“现在只有一个事还需要讨论——”翁娉婷看向南祝仁,“昨天开会的时候你不在,所以没有给你分配任务。”
这话不是说把南祝仁排除在外。
反而是给了南祝仁最大的工作自由度。
这是让南祝仁自己规划接下来的工作。毕竟在原本的设想中,他就需要干预李玲玲这个【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来访者,同时还接了一堆营地积攒下来的档案来访。
就一个正常人来说,这基本就差不多要占用全部的精力了。
其实翁娉婷说出这句话也是在试探。
不过南祝仁显然没有被试探的自觉,点头道:“之后对于【群体癔症】的干预让我也参与进去吧。”
不等翁娉婷给出反应,南祝仁又补充道:“但我需要一个助手,最好有医疗背景。在快速干预时可以第一时间判断躯体症状的性质,避免误判,也能增加受助者的信任度——”
都不用南祝仁吐出这个名字,在场的众人都能够猜出南祝仁要说的名字。
“李玲玲?”
“对。”南祝仁点头。
把李玲玲带在身边,让其参与营地的心理干预工作,同时帮助其自身疗愈,这本来就是南祝仁计划的一部分。
“但是,”翁娉婷皱起眉头:“你一开始的计划不是让李玲玲先照顾营地的小孩子吗?这些【群体癔症】的风险个体都是成年人甚至是老人,太不稳定了……”
她上上下下打量着南祝仁,以为这个师弟终于因为对实践现场的不熟悉而出了昏招了。为了贴合自己的工作而随意更改来访者的干预计划,这可不是一个合格咨询师该干的事情。
南祝仁却心里早有腹稿:“我刚刚把师兄写出来的东西都看过了,按照计划,接下来是每个课题组都会分出一部分人去收集【群体癔症】的数据,对吧?”
“你就这么点时间就全看完……算了,这个倒正常。”翁娉婷已经接受了一部分南祝仁的设定,“所以呢?”
“他们派出去的人不多,光是收集前期数据就要花好几天的时间,我这几天继续做之前负责人给我的档案就行。”
南祝仁胸有成竹:“等我把那些档案全都做过一遍,正好【群体癔症】的前期数据收集也应该结束了。我正好带着已经完成第一阶段疗愈的李玲玲再一起去干预那些【群体癔症】。”
你是真的一口都不肯少吃啊。
翁娉婷眨了眨眼睛。
听起来师弟早就有了安排,而不是为了让来访者根据自己的工作临时修改计划。
但是这个安排……也很有问题啊!
“这么多的档案,你这么几天能做完吗?”翁娉婷抿了抿嘴唇。
“我知道你一天的极限咨询量是八个小时,这很惊人,但你不是每天都能有这个精力的。在完成一天的极限咨询之后,你之后几天的咨询上限也会降低。”
作为发掘出南祝仁的咨询主管,翁娉婷心里也是有南祝仁的能力模板的。
对于翁娉婷的这个判断,白庆华在心里也是点头。
在他的公司里咨询特别充裕的时候,当南祝仁做完一天满编的八小时咨询后,第二天就只能做四个、第三天做五个或者六个;到了第四天,才能重新做满八个。
当然,一天做五六个咨询,也是很惊人的,甚至超过了有些心理咨询师的极限。
但对于南祝仁来说,这是他的身体缓冲期。一个人在一天的精力是有限的,在一段时间内的精力也是有限的。
如果人在某一天爆发出了格外多的能量,这段时间内之后的日子就会萎靡一阵,这是生物的生理周期律。
“我昨天问了老周,他说你一个人就拿走了营地将近三分之一的档案,这本来就是不小的工作量。”
翁娉婷咬了咬嘴唇:“而且在听说了【群体癔症】之后,其他课题组的咨询师好像也都不想做档案了,都想要先做【群体癔症】……”
之所以翁娉婷知道这个消息,是因为白庆华自己带过来的两个资深咨询师都出现了这种情况。
这是一个很容易评估出先后顺序的事情——负责人手头因为灾区环境出现心理问题的来访虽然珍贵,但只要继续身处灾区,那在救援行动结束之前,类似的案例会继续源源不断地出现。
这一批就算不做了,之后还会有。
反观【群体癔症】,那是现在、立刻、马上、必须要去做的项目。
而且在珍稀度上——更加可遇不可求!
除了少数几个可能能力确实不足以去干预【群体癔症】的初级咨询师,其他咨询师都已经被各自课题组的话事人召回,专心攻克【群体癔症】的难关了。
对此,南祝仁道:“——这不是好事吗?”
他的眼睛甚至都开始放光了。
翁娉婷还想再说什么,白庆华却出声了。
“先这样吧。”白庆华道,“娉婷你和我去继续弄组织框架,让大晖和倩浅去收【群体癔症】的数据;祝仁先继续去做那些档案里面的来访,至于之后的工作安排就视情况而定。”
如果南祝仁只是单纯的想当然了,那他之后做档案来访的时候,自然会感觉到心力不足,进而老实下来。
就算南祝仁之后没有精力再去做【群体癔症】的干预治疗也没事,作为这个风险的发现者,等发文章了不管哪个课题组都会加上南祝仁的名字——这一点白庆华和翁娉婷都能够保证。
而如果南祝仁真的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完所有的档案来访……那不是更好吗?
白庆华看着南祝仁。
反正主要干活的是翁娉婷,他作为老师有充足的精力去看护南祝仁,保证这个小徒弟不会因为太固执而损伤到自己。
他能托住底。
一念至此,白庆华看向翁娉婷。
翁娉婷也通过一个眼神就明白了老师的意思。
行吧,那就少给老师安排点活,让他多看护着师弟师妹们吧。
翁娉婷修长的手指在电脑键盘上面噼里啪啦地敲击,很快确认好了南祝仁的责任分工。
随后点击敲击回车键,让这个策划案发送到各个课题组。
……
“好极了,南祝仁不来做【群体癔症】,他继续去做档案来访了!”
在某个房间里面,响起了压抑的欢呼声。
正在刷牙的一斤胶老师抬起头,满脸的莫名其妙:“……你至于吗?那个南祝仁就这么夸张?”
黑圈老师正在激动地深呼吸,连连摆手:“师兄,你昨天没在现场看过,你不懂,那人……真的很邪性,很有问题!”
一斤胶老师耸了耸肩:“如果他真的有你说的这么厉害,他肯定就是白教授课题组除翁娉婷之外的第二话事人了啊,也不会一整天都还跟在重晖屁股后面了。”
在一斤胶老师的眼里,重晖是和自己同等水平的强者。
那既然南祝仁还是一个需要被重晖庇护的师弟,自己自然也不需要多么去重视。
黑圈老师看着自己的师兄,欲言又止。
“不过真的要这么说的话,南祝仁的生态位和你是很像的了。”一斤胶老师对着镜子擦了擦脸,然后一拍黑圈老师的肩膀,“咱们组的其他师弟师妹回头都要你带着去收数据了,加油吧!”
黑圈老师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说什么。
但最后还是咽了回去,只是看着电脑上面刚刚发过来的策划书,心中庆幸。
没关系的,南祝仁去做档案来访了,不会在之后的项目再和自己碰上了。
-----------------
下午,睡了几个小时的重晖睡眼惺忪地从床上爬起来。
短暂的睡眠虽然不足以恢复所有的精力,但是比起刚刚通宵的感觉要好上太多了。
再加上重晖本就底子厚,短暂给自己做了套呼吸唤醒身体后,他迅速与石倩浅会合。
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他们往南祝仁反馈过来的几个救援队员的方向走过去。
“听祝仁说,他们是一个人闻到了不存在的臭味,然后迅速出现了某种传染……”
石倩浅一边回忆一边帮着重晖复习。
然而,还没等他们到达病房,就听到楼道里面传来隐隐有些熟悉的声音。
“请你用数字描述一下你闻到臭味的强度,0到7分,大概在几分的程度?”
“……3分吧。”
“哦?”
“因为昨天和一位姓南的老师聊过了,感觉好了很多,所以……”
“……哦。”隐隐之间,说话的人似乎情绪有些卡顿,但是他也很快收拾好了心情,又道,“那现在请你回忆一下当时看着你的队员掉到那个坑洞里面的情景,可以吗?在你回忆的时候,再用数字描述一下你闻到臭味的强度,0到7分,大概在几分的程度?”
“嗯分数大概在……唔,呕!”
重晖眉头狠狠一皱,快步上前。
就看到病房里面乱成了一团。
一个穿着冲锋衣、脸色苍白、精神萎靡的男人正扶着椅子干呕,不停地从胃里面倾倒出呕吐物。
而他身边还有两个气质半像学生半像老师的年轻人,其中一个有着厚重的黑眼圈。
这俩年轻人此刻正手足无措地围着正在干呕的男人。
一旁站着的护士立刻一步上来插在男人和两个年轻人之间:“你们都在干什么呀!”
《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作者:熊猫的大木屋